游泳池接待的人流量過大之后、游泳池爆發式長藻、游泳池重新運營前都需要進行游泳池沖擊性水處理,但同時,很多人不知道游泳池沖擊性水處理的流程是怎么樣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講游泳池沖擊性水處理該怎么做!
在進行沖擊性水處理之前,需要先對泳池水質進行檢測,包括測量pH值、余氯含量等,確保各項指標處于正常范圍。同時,檢查泳池的循環過濾系統,保證水泵、過濾器等設備正常運行。
另外,選擇合適的藥劑是沖擊性水處理的核心,大部分游泳場館會選擇含氯的游泳池消毒劑來作為沖擊性水處理藥劑,如深藍一號消毒劑,該藥劑不向游泳池內帶入氰尿酸、刺激性化合物,在水中可自然降解無殘留,當然了,在進行游泳池沖擊性水處理時,需要適當增加游泳池消毒劑的使用量。
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專業的游泳池沖擊劑,如逐夢深藍沖擊劑,它的主要成份為固體原子氧,不含氯,可快速消除水中氰尿酸、結合氯及其它有機污染物,能夠提升氯離子的活性和消毒能力,可以明顯節省藥劑消耗量,減少水位線污漬殘留,減少室內氯臭味道,改善泳池和浴場的環境質量。在正常水質管理時,每周投加一次,按8~12g/m3為參考值,需要應急處理使用時按12~20g/m3的標準使用。
在投放藥劑時,應在泳池循環狀態下緩慢均勻地添加藥劑,若是固體藥劑,先溶解后再倒入泳池。之后讓循環系統持續運行2 - 3小時,使藥劑充分混合均勻。
在游泳池沖擊性水處理之后,要再次檢測水質,確保游泳池余氯、pH值、尿素等各項指標都在規定范圍內,如果游泳池水質檢測不達標,應及時采取對應措施,恢復游泳池水質平衡。并且,在進行游泳池沖擊性水處理的時間段內,泳池水中的濃度處于偏高的狀態,要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可在泳池入口設置提示標識。